[本文章轉載自市民日報]濠江中學昨邀請澳門科技大學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、歷史學博士李業飛以《抗戰精神 濠江楷模》為題在周會上分享澳門人的抗戰歷史。1935年,濠江中學由中共黨員黃健接辦,他利用校長身份在學校開展抗日情報工作和黨員活動陣地。新中國成立當日,時任校長杜嵐頂著重重壓力,在校園升起五星紅旗⋯⋯根植於抗戰烽火與民族救亡的歷史洪流,濠江中學孕育了一批批愛國愛澳「濠江楷模」,濠江中學的紅色基因讓愛國愛澳的薪火代代相傳。濠江中學現任校長尤端陽勉勵濠江學子要踐行「銘記歷史、緬懷先烈、珍愛和平、開創未來」16字方針,以兩位老校長及一眾優秀校友為楷模,將緬懷先烈轉化為好好學習、報效祖國的動力,開拓創新、提升能力,助力實現「中國夢」。
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
以濠江先輩作楷模樹愛國愛澳信仰
一直以來,濠江中學貫徹著鮮明的愛國底色。尤端陽分享說,濠江中學在抗日戰爭時期作出了突出貢獻,除黃健、杜嵐兩位老校長,還有區夢覺、鄭少康、楊康華3位教師,抗戰時期為革命事業作出貢獻,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內地擔任黨政重要官員。王健校長的弟弟、濠江中學學子王鞅擔任珠江縱隊大隊長,後在五桂山戰鬥中英勇犧牲,書寫了濠江中學的付出與光榮。另一方面,抗日戰爭時期,濠江中學深度參與救災、捐款等工作,包括透過免費辦學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,支持抗日隊伍,展現了濠江中學的責任與擔當。許多濠江中學的先輩、領導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中作出巨大貢獻,值得濠江後輩一直敬仰,並以這些濠江楷模為榜樣,傳承他們的精神,以此教育學生及教師樹立愛國愛澳信仰。
尤端陽指出:今年無論是在北京天安門觀看「九三」閱兵儀式中亮相的精神抖擻「老革命」,抑或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慘不忍睹的歷史資料,更令人感受到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,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。因此更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澳情懷,「先學會做人,再學會知識」,心懷愛國理念和家國情懷,敬仰國家和先烈,才能真正明白今日幸福生活的寶貴,才能好好學習,報效祖國、報效澳門,圓民族復興「中國夢」。
尤端陽承接李業飛演講的內容,補充更多「濠江楷模」的抗日事蹟。
開拓創新促教改扎實培養社會棟樑
被問及如何解讀新時代「濠江楷模」的內涵,尤端陽認為,作為後輩,不能躺在前輩的「安樂窩」中,最重要是開拓創新,要在繼承黃、杜老校長教育思想的基礎上,開拓創新,把教育工作做好。因此,最近十幾年來,濠江中學大力推進教育改革,尤其向內地學習,教育學生要自主管理、自主學習、參與學習、探究性學習,同時要求學生扎實學習基礎知識。在歷屆內地高等院校考試中,濠江學子均表現出色,展現了濠江中學更加靈活、扎實的培養社會棟樑成果。
濠江中學一直注重愛國愛澳的教育及宣傳工作,尤端陽指,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,今年濠江中學已經舉辦3場文藝匯演。每年的包括「九一八事變紀念日」、「九三」抗戰勝利日重要節點,都持續開展系列活動,厚植愛國愛澳情懷;也會將學校的老師、校友等前輩在抗戰及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付出,好好整理及介紹,利用校史館及電子科技公開、鮮明地彰顯濠江中學的紅色基因及校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,讓師生了解中國歷史、澳門歷史、濠江中學校史,進一步緬懷先烈、銘記歷史,並激勵一代代濠江學子學習、傳承、發展「濠江楷模」的精神。